首页

打屁股直播

时间:2025-05-25 18:10:35 作者:新生代“文物医生”上考场 从“看热闹”转向“学门道” 浏览量:37101

  南方日报讯 日内瓦当地时间9月6日15时23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常委会第6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提交的关于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区域动议提案,标志着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成立。

  在去年举行《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宣布将加强湿地保护的国际合作,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近一年来,中国与相关缔约国和公约秘书处共同努力,向公约第62次常委会提交了红树林中心建设方案,得到了常委会的认可和批准。该区域动议通过后,将有利于我国通过公约平台与各缔约方,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的国际合作和对话交流,有力促进全球红树林保护修复及合理利用,不断扩大中心影响力。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专门设置了红树林条款,组织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建立了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出台了营造林、生态修复等10多项技术文件。经过努力,中国红树林面积比本世纪初增加了7200多公顷,彻底扭转了面积减少的趋势,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下一步,国际红树林中心将通过建立开放包容、共建互利的红树林和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国际合作机制,推动红树林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的国际合作和联合行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深圳湿地和红树林资源丰富,全市(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湿地总面积近3.5万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296.18公顷,主要集中分布在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在深圳23个自然保护地中,有红树林分布的共8处。划入自然保护地实施严格保护的红树林179.18公顷,占深圳红树林面积60%以上。

  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对深圳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深圳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湿地保护的法规体系、工程规划、调查监测、国际合作等基础工作。同时,结合国土空间,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不断提高深圳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为全球湿地和红树林保护创造更多生态福祉。(蔡敏玲 张玮)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从钱凯到上海”的繁荣路

记者注意到,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中提到,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严惩业绩造假。并将从构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提高穿透式监管能力和水平、严肃整治造假多发领域、压实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责任以及强化全方位立体式追责五个方面入手。

中国首个“中国留法艺术学会”特展启幕

目前,25条国际航线覆盖日韩、东南亚、欧洲、俄罗斯等国家及地区共19个境外航点,59国人员入境免签、港澳地区外国旅游团入境144小时免签等政策施行,为三亚入境游发展提供支撑。三亚还不断加深与全球城市旅游振兴机构(TPO)、亚太旅游协会(PATA)、联合国旅游组织(UN Tourism)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引入大型国际交流项目,着力打造国际旅游胜地。

庆立军、叶慧青任中粮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10月18日,总里程1.3万公里的山西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其中,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以“边塞古风、跨越长城”为主题,北起大同天镇平远头,沿外长城向西至忻州偏关老牛湾,再向东沿内长城至忻州繁峙平型关,最后向北延伸至大同天镇平远头形成环线,贯穿大同、朔州、忻州三个地级市,除了一条主线、还包括多条支线和连接线,连接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五台山、雁门关等A级及以上景区63个,覆盖非A级旅游资源(点)273个。

逆周期调节还有更多政策工具研究中 财政部部长最新透露→

深化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整体性系统性研究阐释,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从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进行整体把握,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通过整体性、系统性、学理化的研究和阐释,创新发展出一系列有分量、高质量的学术理论,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教育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不断增强运用这一重要思想洞察时代大势、分析时代问题、推动时代发展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要求教师不得布置“打卡”式任务 教育部门要同时从自身做起

本届投资年会以“投资广州,投资未来”为主题,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数字经济、绿色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趋势,开展深度对话。本届投资年会还发布了“投资广州十大项目”和新一批“投资广州全球合伙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